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123读书网 > 现代都市 >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章节阅读

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章节阅读

九剑本尊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》,是以杜如晦李世民为主要角色的,原创作者“九剑本尊”,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:……你们干嘛这么激动?”魏征愣愣许久,许久之后末了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。站起身来,对李盛长揖及地。“公子所言,要以新产业革去五姓七望并一众藩王地位,我本心中有疑,至此信矣。”整个餐桌上,此刻一片寂静!李二只觉得心惊肉跳。这小子要是造反,自己这个当爹的怕是够呛啊!这才智,太逆天了!......

主角:杜如晦李世民   更新:2025-04-02 08:0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章节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九剑本尊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》,是以杜如晦李世民为主要角色的,原创作者“九剑本尊”,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:……你们干嘛这么激动?”魏征愣愣许久,许久之后末了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。站起身来,对李盛长揖及地。“公子所言,要以新产业革去五姓七望并一众藩王地位,我本心中有疑,至此信矣。”整个餐桌上,此刻一片寂静!李二只觉得心惊肉跳。这小子要是造反,自己这个当爹的怕是够呛啊!这才智,太逆天了!......

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章节阅读》精彩片段


慢慢的时间一长,李盛也就忘了这回事,反正各种香料一样一样来,每一样基本上都可以对应一种美食。

什么孜然烤肉,胡椒羊排,麻婆豆腐……

挨个解锁!

但是这些食物,都是靠某一种核心的香料来做的,其他的看着放就行。

火锅李盛宁可等,不正宗那还不如不搞呢。

最近终于是凑够了!

什么香叶,八角,桂皮……

齐活!

最近李盛跟两个丫鬟吃了一次,那叫一个美。

大冬天外面天寒地冻,然后吃个热火朝天,简直了。

其实夏天吃,搭配冷饮那更过瘾,不过也不是这两天的事情。

当然,这些情况细节,李盛知道,其他人可不知道,什么火锅那真是头一次听说。

“公子,这火锅是何物?”

“火锅?”

“火锅臣……我好想听说过,好像是有些地方用来炼铁的东西……”

“锅子怎么能吃呢?”

“还着火了,这能吃吗。”

李盛直接对这几个沙雕无语,“……没事,过一会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
过了一会。

一盘盘菜肴端上了桌。

有鱼,有虾,这都是附近的河中捕捞出来的;还有切好的肉片,红白分明十分诱人。

另外,为了满足李二等人,李盛又特意加上了土豆片,自然吊汤的菌菇,玉米,毛肚血旺之类的必备火锅菜肴也在其中。

除此以外,李盛甚至还拿出了切片的莲藕……正常来说,在这个初春的时间,是不可能有莲藕这种东西存在的。

哪怕是皇家,或者五姓七望大家族的也不可能有。

因为这些大户家中储备的冰块,保质期最多也就到深秋。

而在秋天和寒冬来临之前,肯定会断档,也就无法完成长时间冷藏,这不是冰块多就能解决的,要靠冰块数量完成全年无缝低温冷藏,需要的冰块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因此,见到莲藕的瞬间。

李二等人傻了。

“这是……莲藕?!”

“苍天那,这寒冬时分哪来的莲藕?”

“这莫非又是什么异种???”

满座皆惊!

……

只见李盛微微一笑。

“莲藕而已嘛,你们不都看到我的冷藏库了?呃……老方和老魏没见过,一会带你们去看看。总之,说实话真没啥难度,雕虫小技耳。”

李盛说的是实话,硝石制冰这真没难度。

但这是对他而言,对掌握了大量理工知识的李盛而言。

对于李二,

房玄龄,杜如晦,魏征等人而言,这不啻于天顶星黑科技。

……

众人面面相觑,惊骇无比。

如果说高产作物属于偶然有幸,外加细心观察得到的祥瑞。

那这莲藕片,简直就是逆转天道了!

“公子……实话告诉我等,可是天上真仙下凡?”

“我等不知神仙临尘,不敬之处还请公子恕罪啊!”

“孩子,你究竟……”

……

李盛看着一盘盘菜肴上桌,还打算跟这几人介绍一下。

结果自己还没开口呢,这几个人突然像中邪了一样全愣住,开口就是几句神语!

“你们……这是怎么啦?这不就是莲藕吗?”

李盛又看了看桌上的莲藕片。

“没什么特别之处,就是附近本地所产的莲藕而已……你们干嘛这么激动?”

魏征愣愣许久,许久之后末了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。

站起身来,对李盛长揖及地。

“公子所言,要以新产业革去五姓七望并一众藩王地位,我本心中有疑,至此信矣。”

整个餐桌上,此刻一片寂静!

李二只觉得心惊肉跳。

这小子要是造反,自己这个当爹的怕是够呛啊!

这才智,太逆天了!


不仅仅李二。

连长孙皇后都忍不住掩口窃笑,在桌子下悄悄踹了李二一脚。

老夫老妻交流不需要语言。

意思就是,你这老不羞,这么开心,还不赶紧给孩子来点好处?

李二当即清了清嗓子,一本正经的替李盛分析道,

“谁说的?我看天子若能知你之言,必定引为知己!封你个宰相做都不成问题!”

“什么啊,哪有这么夸张。”

李盛听了李二这话也就哈哈一笑。

这不开玩笑吗,哪有键政几句就能被皇帝看中当人才的。

不过刚才骂了李建成、李元吉这两个阴阳人一通,李盛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
当即举杯,众人齐齐一饮而尽杯中之酒!

……

这一次,李二忽然发现。

好像……这酒不那么辣了?

不对,酒还是那个蒸馏酒。

但……

或许是自己适应了蒸馏酒的雄烈。

总之这次一口下去,不绝灼烧疼痛,反而让人精神一振,荡气回肠。

其余众人也是如此。

纷纷双眼一亮。

“这酒好神奇。”

“初饮入口,犹如火烧。但再饮,却是……好似一口酒下去,天下都走了个遍似的……”

“好酒!”

白酒就是这样。

没适应,感觉很痛苦。

可是一旦适应……李盛见惯白酒市场的火爆,早已不以为意。

淡淡一笑。

“你们不是说了么,这酒是英雄之酒。”

“初饮雄烈,令人痛苦不堪。”

“要鼓起勇气渡过考验,那滋味才会到来。”

“正所谓宝剑锋从……”

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劝酒。

不过李盛这人从不劝酒,而是他知道白酒这东西,真的就是这样。

顺口扯了两句烂大街的诗,算是场面话。

但李二听完,晃了晃神。

接着再次大笑。

“好一个梅花香自苦寒来!”

“好!好!”

李二一连说了三个好字,长孙皇后满面笑容。

杜如晦、李君羡更是暗暗惊诧。

真的假的,这殿下诗才也这么了得???

就这两句诗,论韵律,论意境,比长安官场上那些歪诗不知强了多少倍!

陛下这家里是……

真就,出龙了啊?

……

对李盛来说,这不过再平常不过的一顿饭。

因为是猎户嘛,体格健壮有力没的说。

代谢能力强大,也需要脂肪供应卡路里。

所以这些年李盛基本全程过着一天三顿小烧烤的日子——

当然,他对大金链子兴趣不多,小手表这里也没有就是了。

但是对李二而言。

这一顿饭,简直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开心的一顿饭。

过瘾啊!

甚至在李盛两个小丫鬟,收拾走了杯盘之后。

李二心中都只有意犹未尽。

他感觉自己能立马再来一顿!

最好干脆住这!

不过……想归想,杜如晦也隐晦的提醒他了。

“陛下登基不过两年,这大唐天下初定,万事百废待兴。若是在此留宿,明日早朝老魏怕是……”

“明白了明白了。”

想起魏征这个喋喋不休脾气还特臭的,李二一阵头痛。

还是只能回去!

……

不过虽说要回去,李二,长孙皇后,还是十分不舍的同李盛聊了许久。

直到日头落山,杜如晦眼色使了几万遍,方才起身。

离去之时,长孙皇后极为不舍的拉着李盛。

“好孩子,老李今日本是来谢礼的,结果一柄破剑闹了个笑话。过些时日我们还来,必定给你……”

“哎哎哎哪里哪里,夫人这么客气干嘛。大家相处开心,比什么都强。”

李盛一阵紧张,怎么有一种要被催婚的奇怪预感。

当然,不一定是催婚,但是被女性长辈抱以极大期望的感觉,都差不多。

“对了,这里的土豆,炙肉……可否让老李带些回去?”

李二现在也是在兴头上。

想起李盛的“铁板烧”,真是越想……越馋!

李盛哈哈一笑。

“这有何难?供给酒楼做生意少了点,给你们整几包还不是简简单单?棉儿!”

“知道了,公子!”

两个丫鬟快步离开,到后院地下冷藏库走了一趟。

不一会,提着好几个行李箱似的大包过来了。

两个小丫鬟累的微喘,显然分量不轻!

“土豆,孜然,还有精细化喂养的猪肉,一样五十斤!”

“吃完,再来,管够!”

一通招待过后,送走了来客,李盛浑身一轻,自去后院洗澡了。

喝的到位,洗个澡都浑身舒坦!

……

踏踏踏……

马蹄阵阵。

李二和长孙皇后坐在马车内。

神情压抑不住的激动。

长孙皇后直接抹起了眼泪。

“这孩子,长大了……”

“观音婢,莫要激动啊。我这药还没服完呢,你可不能再患疾啊。”

嘴上这么说,但李二的眼眶,和长孙皇后一样红。

“陛下,身体要紧啊。”

杜如晦适时提醒道。

李二点点头。

“殿下如今已成才,陛下,娘娘当放心才是。”

“唉……”

李二轻轻一叹。

“为人爷娘,又岂能真个轻易放心?”

“这孩子……”

“陛下,以微臣看来。殿下见识之广,思虑之高,才学之博,当世绝无第二人可比。”

“哦?详细道来。”

“这等人才,说是天才怕是都委屈了。微臣今日观殿下之气,不禁想起一个战国时期的名字……”

“鬼谷子!”

……

鬼谷子,生卒年不祥。

战国年间,各学派宗师林立,英雄辈出,如苏秦、张仪、吴起、庞涓、李牧……

浩若繁星,数不胜数。

然而就是这当中的无数英雄,有不知多少,曾拜鬼谷子为师。

休说是时人,

便是今人也纷纷震撼于其才学之广之深不可思议,以为陆地神仙。

而在杜如晦眼中。

今日李盛的见解,见识,乃至品行……

都让他立刻想到了那个名字。

李二一瞬间有些错觉。

这杜如晦什么时候变成阿谀弄臣了?

但是不对啊,老杜有拥立之功,压根没必要奉承上意。

老杜是认真的。

他是真的认为李盛有鬼谷地仙之才!

而怔了一下之后。

李二也突然反应过来。

好像……还真是这样。

这孩子,不仅对政堂、民生有深刻的理解,并且身体力行的掌握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奇术。

有学无类,博见天下!

这不是鬼谷之才,又是什么?!


“如何让百姓吃饱,这可是亘古难题了。盛儿居然一举解决了,这岂不是天大的功绩?”

“我在想……盛儿若是成为皇帝,往后史官会如何记载?”

“便是比之尧舜,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!”

“观音婢,你以为如何?”

长孙皇后神情一怔。

微微皱眉叹息。

“承乾已封太子,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……”

“这个我如何不知?”李世民摆了摆手,面有微笑,“你且说,我方才所言,如何?”

“史官来评价……”

长孙皇后吸了口气,肃容道,“我儿当功盖三皇五帝,更在尧舜之上。那尧舜二帝可让天下饥馑尽去了么?只怕也没做到,但我儿做到了!”

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
李二开怀大笑,心中十分畅快。

“不错,知我者观音婢,这正是我心中所想!”

“原先我以为,贸然多出一个皇子,这事恐怕会引起波澜。”

“要是这皇子再有些才华,那更是不容易了,定然会招人议论的。但现在……我发现,却也未必!”

“哦?”

“哦什么,先前魏征他们几个哭着喊着要见公子。若是改立盛儿为储,他们焉有不支持之理?”

“这倒是……”

长孙皇后想了想,李二说的也是实实。

甘露殿中求见高人的呼声,可不就是在她面前发生的。

作为母亲,何等骄傲。

心里当然,还是有些担心,承乾和盛儿这两个孩子不要闹出矛盾才好。

但想想也不至于,因为……

“想来应当……不至有什么问题。盛儿可是说了,你要的极品铁刀,其实不过是废铁而已呢。”

“废品?”

李二顿时愣住。

长孙皇后冷不丁来这么一句,倒还真让他懵了一下。

“盛儿的猎刀分明是宝刀啊,这炼铁之法更是奇术,怎的……啊!”

“想起来了?”

“朕想起来了,盛儿似乎……似乎是说过,若是条件成熟,得以建造更强大的火炉,更多的……什么来着?”

“届时便可以……可以炼制出新的钢铁,远胜那猎刀的品质,真正的削铁如泥!”

“不仅削铁如泥,那一日我带长乐去与他相见,还听盛儿说了。”

“这钢铁若能觅得一些稀有材料加入其中,更有无穷变化。”

“有的,硬度远远超过寻常钢铁,使刀的力度只要够大,那猎刀和豆腐也没什么两样。”

“有的,永不生锈。”

“有的,耐火,便是比炉中火滚烫百倍的火焰亦可承受,甚至超过黄金!”

“有的,柔韧无比,可用作……”

长孙皇后一边回忆,一边向李二转述了和李盛聊天时听来的话。

她和李盛这母子多年未见,又没有说明身份,也就只能聊聊先前见面时的话题了。

一聊,自然聊到了炼铁之类的话题上。

本来长孙皇后,听李盛聊这些,还觉得这孩子是不是……有些偏科啊,只有工学一路?虽说杜如晦对盛儿的见识思想大加赞叹,可还是要读些经史子集的才好。

结果这天李二直接听傻了。

“这……”

“这都是盛儿和你说的?”

“不是盛儿和我说的,难道是我自己在炼铁炉子前琢磨出来的?”

“天呐……”

李二直接吸了口气。

太恐怖了。

这钢铁竟有如此多的花样!

别的不说,就说战场。

耐热,岂不可以无视火攻?

坚硬,用处更不必说。

永不生锈,这简直是在把人尝试按在地上摩擦啊。

天下还能有不生锈的钢铁?!

那这东西别的不说,光是来一个汉代的铁器专卖,贩给这帮世家做陵墓,恐怕国库都能丰沛一大截!

倒时突厥束手,国库丰盈,百姓就能减税——这史官还不得把自个吹上天?


一旦意识到这一点。

李世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,甚至有些惊悚的感觉。

联系到这孩子的生活环境。

从小无人照顾,却能把生活打理的如此美好。

此时他下意识的抬头,掀开珠帘,看向马车之外。

在李盛的宅院附近……

农田之中,有大人在忙着耕种,不知名的庄稼。

有孩童在嬉闹,也有的在朗声读书。

“克明,你来看。”

“陛下。”

“这……陛下,这……”

“克明,你怎么看这个村子?”

李二,此刻十分认真的看着杜如晦。

杜如晦也知道陛下是认真的,低头沉思了片刻。

“……民无饥馑,面有笑容。”

“虽在农田,衣着却十分干净,微臣甚至看到了花纹。”

“书籍昂贵,这里的孩童居然看得起书……”

杜如晦也十分认真的一拱手。

“尧舜之世,不过如此罢了。”

尧舜之世,也不过如此!

李二吸了口气。

不过此时,一个有些微颤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。

“臣妾……想问问陛下,一件小事。”

“观音婢,且说无妨?”

此刻李二心情好到不能再好,现在皇后提什么要求,他都能答应。

“咱们何时……”

“何时能与盛儿相认?”

……

这个问题一出。

仿佛一盆冷水浇到了李二头上。

相认,相认……

他不用转头也知道,杜如晦立刻眼神给了自己一个警告。

不可操之过急!

眼下是什么时候。

自己才登基不过二年。

百姓自东汉倒下,魏晋篡权。

后来神州陆沉,经历了多少动荡?

前些时日的玄武门之变。

李盛虽然说,宫中的宿卫是支持他的。

李二自然知道这一点,但他更知道,即便有不少人支持自己,可政变这种事依然让天下人提心吊胆。

隋炀帝杨广,当年可不就是一场夺嫡大战耗费了大量元气,后来修建运河才力有不逮,开始强征的么。

更不必说两汉的宫廷内斗了。

两晋,更不必说。

一场玄武门,多少百姓回忆起了司马懿夺权之事?

现在谁不是提心吊胆,生怕再来几百年乱世。

李二只能苦笑。

“观音婢,此事……怕是只能先等等了。”

“你也知道……太子已立,盛儿却这么出色,届时若是……”

长孙皇后怔了怔,低头抽泣起来。

失散了十几年的亲骨肉啊。

她多想和孩子相认,听他叫一声母后……不,叫一声娘亲?

但夫君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。

她想和孩子相认,但也更怕孩子回了宫,玄武门之事重演啊。

一时间,

因为不能即刻接李盛回宫。

整个马车之内,气氛都十分沉闷。

不过李二的双眼,微微一亮。

“皇后,此事却也不必心急。”

“……哦?陛下可有想法?”

长孙皇后双目微亮,难道丈夫有办法?

却见李二轻轻一笑。

“要正式迎皇子回宫,这做不到。可……盛儿不也说了么,他想做闲王!”

“闲王……陛下的意思是……”

似乎猜到了李二要做什么。

长孙皇后面上隐隐露出按捺不住的惊喜之色。

“没错。朕前些时日出游,被一农家少年所救,不图回报,可见此子德行上佳。”

“外加有诸般奇术,利于民生。”

“我就找机会封他做个闲王,让他入长安,不也能相见么?”

长孙皇后呆了呆,随后抱住了李二,轻轻啜泣起来。

李二说完也看向了杜如晦。

这事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还是要商量着来。

杜如晦思索一番。

点了点头。

“方今陛下登基不久,百姓犹在惶恐余波之中。此时正需要陛下设立一个典型。这个典型必须与政争无涉,但却要足够讨喜,能让百姓看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。”

“殿下……正是最佳人选!”

杜如晦考虑问题一向周详,他能肯定,就一定是考虑过各种情况。

“不会引起怀疑猜忌,引起祸患?”

“这便是天公作美,缘分所在了。若是陛下登基了好几年,那么突然设立闲王定然惹来非议。但现在不过贞观二年,百废待兴,陛下有些不守陈规的举措,谁也不会怀疑的。”

李二双眼放光。

那就太好了!

先以义子的名分收了盛儿,再暗中给他安排力量。

如此时日一长,再与盛儿相认,相信也不会引起天下哗然……乃至要改立盛儿为储,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!

李二一旦决定的事,轻易不会再变,至于李盛的王府建在何处,反倒是小事,无需多虑。

比起这些……

李二倒是也没忘了今日上午过来,宝剑被一斩而断之事。

这宝剑是他收藏于凌烟阁的,原本是清河崔氏所献,谓之曰天子器,请陛下收下。

对于清河崔氏的礼物……

李二是真不想收,但也不得不收。

不想收的原因,和“不得不收”的原因,其实都是同一个。

清河崔氏,五姓七望之一。

东周开始便绵延下来的千年世家。

但同时,崔氏和整个五姓七望的其他世家一样。

他们根本就不是他李二的人。

而是和李渊,李元吉,李建成这群人一伙的。

这也是李二与父亲矛盾最大之处,也是他软禁李渊至今最关键的原因。

……

昔年李渊建唐,

一切草创,总怕这刚一统的天下,又步了隋朝的后尘。

没有安全感的李渊,选择了同各路门阀世家合作。

所以武德七年,也就是玄武门血战的前两年,李渊恢复了九品中正制,断掉了寒门士子晋身的机会,同时大加封赏,曾经一天之内封官许愿,口授两千多人。

在李渊看来,

只要自己对这些世家荣宠有加,总不至于再招来反叛。

但李世民的观点,完全相反。

你对他们荣宠有加,就不会招来反叛?

魏武对司马家不够好吗?

两晋对世家门阀,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。

结果呢?

国祚五十年都不到,直接衣冠南渡?

所以李世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横竖自己这边的人都是秦琼尉迟恭这些寒门子弟,或者魏征这些文人圈子边缘的山野散人。

自己本来就不是靠这些世家,

打下江山又不靠他们,干嘛给他们好脸色?

但他这么想,自然就不为李渊所喜。

一来二去,如今的李世民,和世家门阀之间表面君臣,实际完全是水火不容的态势。


……

李盛只当这几个货是来拐着弯弄这东西准备发财的。

但李盛很清楚,现在突厥坐大。

边境防守,本来就难。

土豆还好说,红薯这耐储存的真不能随便流出去。

万一到时候,神州的红薯,士绅拿走。突厥的土豆,厉兵秣马。

这不出事就特么见鬼了!

自己可是生活在幽州,这几乎就是抗击突厥的前线。

干嘛跟自己小命过不去?

李盛这么一说。

魏征、房玄龄,还有杜如晦,三人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光芒。

此子有尧舜之品行!

……

不过魏征这人,资深老杠精,什么事没说透了,他是一定要跟你杠下去的。

所以了,接着魏征又道,“那依公子看来,这红薯土豆,要如何推广,才能利国利民?”

“红薯吗?这个事,其实说简单也简单。”

李盛喝了口饮料,见对方似乎确实只是……想劝他把红薯土豆献给朝廷,而不是自己发财,也收了脾气,接着道,

“就像韩非子的法术,还有很多东西……比如版图,比如军事胜利,乃至于天下的富足进步,看似都是好事,实际上呢?英雄得之兴邦,君子得之固躬,有些政权嘛不幸得之那就直接亡国。”

李盛所说的,基本都有典故。

比如宋代,金国前一年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,结果第二年就没了。

不过这个案例李盛自然不会说出去……宋代这时候连影子都没呢。

“哦?此话怎讲?好事怎么可能变成坏事?”

“当然有可能了。胜利这种东西,智伯当年在晋国,封地不大吗?权柄不牛逼吗?结果呢,一到生死存亡的时候,身边人全反水。”

“韩非子的法术,秦代使用,百姓咬牙切齿,称之为暴秦。但诸葛亮也搞这套,人家怎么就没闹的遍地烽火?同样的东西交给赵高李斯去搞,和交给武侯去搞,那结果能一样嘛。”

“所以在确定当今陛下,究竟打算如何处理世家问题之前,我真不敢乱献……好东西变成了炒作盘剥的工具,我便封侯拜相,出个门不是照样人人喊打?”

李盛说完,便自顾自喝起了茶,而同时。

魏征愣住了。

房玄龄愣住了。

杜如晦愣住了。

李二愣住了。

这孩子……这学识,这见识。

简直是天降圣人啊。

他明明这么年轻,目光却这么老辣!

考虑问题,比当朝所有大臣都要深远……

太牛逼了!!!!

……

魏征等人冷涔涔而下啊。

要不是李盛点化他们,就他们几个还真想不到这事会有那样的结果……

而且整个论述简短,但却有典有据,令人不得不服!

“如此观之,公子,公子以为此事当如何……”

“方法是吧?简单。打不过就加入,世家要怎么搞,你们就提前怎么搞……”

魏征,李二,房、杜四人。

此刻看着李盛的表情。

完全已经是变成了小学生第一次进学堂一般。

面对着李盛,就仿佛面对着一个世界。

高不可攀,深不可测!

李盛喝了口柠檬汁,哈了口气说道,“棉儿,柠檬汁大家也喝腻了,换杯茶来,不要奶茶。”

“是,公子。”

接着才转头,对众人继续道。

“这帮人,多半想囤积居奇,那你们就先小规模推广。”

“同时,对外放风,即将对突厥犁庭扫穴,荡平这抢劫团伙。顺便,多多的囤积红薯干。如此一来,很快所有人都会以为,朝廷要大举用兵了。”

“战争始终不是好事,但这群世家不会这么想。他们一看你们要打仗,只会先拼了命的跟你们抢着囤红薯干,因为朝廷收的红薯干是不会重新流出去的,打仗要用嘛。然后……”

小说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李盛这一世是猎户,对大唐的刀剑还是很有研究的。

不管吹的多么天花乱坠,冶金工业基础就那样,这宝刀宝剑雕花抛光再好看……

也就那么回事罢了!

李盛也只是实话实说。

但是杜如晦,长孙皇后则都是表情一僵。

开什么玩笑,陛下凌烟阁收藏的宝剑,你居然说不行?

这孩子什么情况哦。

凌烟阁的收藏品都不行,那天下还有什么兵器是行的?

李二也是一愣。

本以为这孩子过了不少苦日子,想着正好顺势给他个将校之位坐坐,以后可以领兵就很好。

结果这孩子直接吐槽兵器不利……

李二整个大脑都卡壳了一下,这剑不行,那玄甲军岂不就是个笑话。

“这……孩子,这剑也是名贵之物,质量岂会差?”

“再说……伐树本非宝剑职责,天下本来也无长剑可以砍树吧?”

拿剑去砍树,怕不是几下就给整卷刃了。

……

但是李盛还是摇头。

“老李,你指定被忽悠了。你要实在不信,我手中正好有一柄粗用的猎刀,是我先前定制的。”

“不如就让刀剑两把来碰一碰,试一试不就真相大白?”

李盛说着,有些同情有些好笑的看着李二。

李二心中一动。

这孩子还自己收藏了刀剑?武德丰沛,看来真是个做将领的料啊……

惊讶归惊讶,不过李二对刀剑本身的看法也就那样。

就算这孩子收藏了宝刀宝剑,对他这样的万人敌选手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纪念品。

但是没过一会……

李盛打了个响指,莺儿从书房里取来了李盛的猎刀。

……

铮!

一声清鸣,李盛拔出了猎刀。

看到这刀的瞬间,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……

这是唐初,不是成平日久的各种盛世。

即便文官,多少也是懂一些军事、兵器的,更何况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呢。

可问题就是。

这刀真是什么宝刀就罢了。

但在他看来在,这刀的工艺抛光等等,也就一般啊。

……

自古名刀名剑,莫不有着“剑刃清如秋水”的描述。

这就在是说工艺精湛细腻。

李盛手中的猎刀,除了形状有些奇怪,呈现出类似兽腿的形状外,并无这样的感觉。

……

“老李,那咱就试试?”

李二自然也懂刀剑,不然凌烟阁这么大里边总得塞点啥吧。

李盛手中的猎刀,除了看起来很有分量,其他倒也平平无奇,李二其实也不太在乎这个。

可是紧接着,

李盛一手拿起猎刀。

一手拿起李二送的宝剑。

用猎刀,对着宝剑,直接挥了下去。

铮!

一声清脆仿佛斩金断玉的金属悲鸣。

当啷!

半截剑刃,直接掉到了地上!

看到这一幕的瞬间,李二,杜如晦,甚至长孙皇后,直接惊掉了下巴。

这猎刀简直太强悍了!

……

李二,杜如晦两人,整个顿时愣在原地。

“这……这……”

“这刀……天呐……”

……

杜如晦双眼瞳孔都缩紧了。

这是怎么回事,陛下从凌烟阁里取出的宝剑啊。

居然就这么被一把平平无奇的猎刀。

一刀,斩为两段了?

简直是骇人听闻。

不可思议,完全是不可思议!

……

李二直接捡起了地上的剑刃。

震惊的无以复加。

作为马上征战出身的开国天子,无论是什么名刀名剑,他都见过。

但是从来,就没有见过什么刀剑可以一击斩断另一把的。

闻所未闻!

“怎么样,老李。这下,你该信了吧?”

李盛嘿嘿一笑,对李二的神情丝毫不意外。

作为有着现代人知识技术的理工仔,即便没有高炉,只能靠铁砧铁锤。

李盛也能大致估算出,铁锤用什么方式加工,加工到什么程度,可以锻造出合格的钢材,无非是效率低一些罢了!

没错。

他这把猎刀的确加工工艺平平无奇。

但在这个时代,

这猎刀,却是唯一一块真正的钢材!

其物理强度,根本不是生铁可以比拟!

……

李二看着手中的断刃。

又看了看李盛手中的猎刀。

心中真是翻江倒海。

要是大唐的玄甲军都能用上这种钢刀,那恐怕……整个突厥数万骑兵,根本就不堪一击啊。

原来他一直没怎么重视兵器的价值。

毕竟,兵器强弱,总是需要人来配合,人来使用。

如果士卒本身训练不良,大军总体士气不高。

那就算兵器再怎么精良,又有什么用。

而现在他明白,自己搞不好是错了。

而且很可能错的不小。

要是大唐的刀剑都有这质量,突厥人等于个个赤膊上阵,再怎么惯于抢掠也要吃大亏。

李二深吸一口气。

“孩子,你这猎刀是从何处觅得?看这形制,似乎不像中原之物?”

“若是有名匠,还请务必介绍给父hu……老李,现在我正在做,呃,铁器生意,正缺少名家出手啊。”

“老李你做铁器生意?”

李盛忽然眼前一亮,这不错啊。

自己正寻思这家子人能提供点什么给自己……那些首饰虽然值钱,但青霉素的功效何等强大,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不会吝啬,多半还有谢礼。

可是没想到这么巧。

自己正寻思多搞点钢铁做些工业品呢,这老李居然就是做铁器买卖的。

不过法律十分严密,持有大量铁器好像非法啊。

……

“不错,正是如此。”

“近日突厥骑兵屡屡袭扰大唐,天下悚然不安,正是铁器生意火爆之时。”

李二淡淡笑道,望着李盛眼底深处却有精光闪动。

这孩子能结识名匠,真是自己的福星啊!

不过接着,李盛却是摇了摇头。

“什么名匠,你也知道我就一小猎户。奔小康不难,但要真是名匠,我哪来的钱去定制。”

“那这宝刀却是在何处觅得?……”

“你们这么喜欢这刀?……好吧,其实是我想了套锻铁的法子,然后找村东头修锄头的老王头打的。”

李二听完就傻了。

这刀……是找一个修锄头的乡下老铁匠打的???

而这锻造之法……

他忍不住和杜如晦对视一眼。

这宝刀,这锻造之法,如此神妙,如果被他得到。

那是绝对,要收录工部,严加保密的。

镇国之宝啊!

但这居然是盛儿自己想出来的!

小说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一时间有些发愣,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,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。

“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。”

“是,娘……夫人!”

“记住,严加保护。但有破损丢失,回去家法伺候!”

长孙皇后说着,神情无比严厉。

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,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,今天居然这么严肃。

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,要这么保护??

不过疑惑归疑惑,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,走向外面的马车。

“公子,今日……今日有些倦乏了,可能是气血虚,就先回了!”

“夫人哪里话,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。呃……这土豆,乐乐怕是不够吃啊,要不要再带些回去?”

“不必了,我这就离开。今日大礼,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,来日必有重谢!”

杜如晦哈哈笑了笑,“什么重谢不重谢的,能让我多看看乐乐,给乐乐做好吃的,比什么重谢都强!”

长孙皇后心潮澎湃,匆匆离开了。

这土豆,事关重大。

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,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。

但……

土豆,土豆啊。

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!

事关重大,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,怎么敢耽误。

自然是立刻带走,回去见李二!

坐在马车上。

“君羡,快些,立刻回长安!”

“是,娘娘。不过您坐稳,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……”

“什么颠簸不颠簸的,给我快些赶路!我要立刻见到陛下!”

“不用去后宫,直接到甘露殿!”

李君羡人都快傻了,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。

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,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。

不过娘娘有命,他哪敢耽搁,自然是快马加鞭。

很快……

……

到了皇城。

宫墙之内,一辆马车飞速疾驰。

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,当即就要上前喝止,何人在皇城撒野。

但娘娘催的急,李君羡哪敢耽搁,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一路直奔甘露殿!

此时的李二,正在伏案翻阅奏折,面前站着房玄龄,正与他商谈政事。

“去年岭南有洪涝,虽不严重,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。好在赈济得当,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……”

李世民正在奏折,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。

“怎么又有天灾……”

“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,还是……我这个皇帝,就是遭天谴的皇帝……”

李二神情郁郁,整个人都十分消沉。

房玄龄也是肃容,面色有些灰暗疲惫,“陛下宽心,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,还是安置的下的。天下的粮食,产量就这么多,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……”

便在这时,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。

“陛下!臣妾有要事禀告,十万火急!”

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。

他登基上任以来,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。

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,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……出什么事情了吗。

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,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,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,没事不会来打扰啊。

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,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。

接着……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。

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,全无形象。

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,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,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,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。

“皇后,这是……”

“陛下,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!”

小说《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这孩子失散这么多年,自己有不养不教之失,说是没资格做这个父亲都不为过。
但谁知,这孩子自立自强,更是自己成长的这么厉害了!
长孙皇后眼中都蒙上了一层水雾。
孩子争气……真好啊!
只有杜如晦眼底一抹震惊。
两汉历史门清,政治理解如此深刻。
wdnmd,你管这,叫猎户???
……
不过杜如晦情商还是高。
现在才哪年,贞观二年,意思就是陛下刚刚登基两年而已。
天下甚至说不上稳定。
在杜如晦看来,先不说这位失落的殿下,要不要让陛下考虑立储的问题,一旦曝光恐怕对大唐对李二,乃至对殿下本人都未必是好事。
所以杜如晦适时打断道,“老爷,公子有此大才,即便做不得王公,但若有些财富家底,当个富家员外亦不失为好啊!”
杜如晦这么一说,长孙皇后也道,“是啊,扯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?咱们是来给公子送谢礼的!”
“你这宝剑定是买岔了,我就叫你别买那小贩之物,现在可好?还不给公子另想一份礼物!”
说着白了李二一眼。
这表情让李盛有些诧异。
对我也太客气了吧,青霉素这么神吗?
李盛只当对方是惊愕于青霉素神效,哪里想得到对方其实是……
不过这一打岔,李二也回过神来。
是了,自己是来看望孩子的,又不是来考校孩子的,更何况也得再了解了解孩子的情况。
“对了,还未请教公子姓名,年纪如何呢?”
“李盛,年纪应该是……如果没有弄错的话。”
“是十六。”
十六?
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,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诧。
失去了自己第一个孩儿的那一年……
正好是十六年前!
胎记,年龄……全都正确了!"


此时长孙皇后不放心,也离开马车走进了厅堂内。
“有劳姑娘,有劳小……公子了。”
见到李盛的瞬间。
长孙皇后忽的双眼一睁,产生了和杜如晦相似的念头。
这少年好生眼熟!
不知在哪见过?
但救人的关键时刻,也没想那么多,见礼后便接过丫鬟手中的药碗,端到李二面前喂下。
此时。
随着少年的擦拭。
中年人不见醒转,眉头却是紧皱着咬牙切齿,身体无意识的剧烈挣扎起来。
杜如晦和李君羡惊恐不已,满头大汗。
长孙皇后更是脸色苍白,紧张的几乎要昏过去。
“公子,这……”
“公子,我家老爷是不是……”
“闭嘴,我在消毒呢。”
“不想你们老爷伤口撕裂就给我按住了!”
……
一方面,李二本就是从小征战,力气很大,另一方面……
这场面太吓人了,杜如晦李君羡两人还包括长孙皇后在内,心脏全都悬在了半天云里。
就怕这少年妙手回春,当场把陛下送走了。
但是很快……
随着李盛手中棉絮不停,继续用药酒擦拭。
不一会。
“咳咳……疼,疼……”
李二居然悠悠醒转了过来。
杜如晦,李君羡,长孙皇后大吃一惊。
陛下……居然要醒了???
“陛……”
“老爷,您醒了!”"


“公子……”
说着,杜如晦、房玄龄,还有魏征,齐齐站起身来。
对着李盛,当场直接行了大礼。
李盛懵逼了,这是干嘛啊这是。
“我等……代大唐亿兆生民,谢过公子!”
“我去,你们要不要这样?”
面对众人这个反应,李盛也是惊了,家国情怀这么重吗,你们还又不是当朝大臣,真的是。
不过接着,就见李二眼眶红红,失神的望向自己。
“公子这一手土豆,一手红薯,还有推广之计……分明是为整个大唐,带来了一场盛世啊,何以自谦?”
李盛一怔,呃……
老李这么说,反正上面要是能想到这一点,弄到土豆红薯,那某种意义上也算是。
但是!
大唐初年,人们心中的盛世。
和李盛心目中,符合他标准的盛世,完全就是两个概念。
仅仅消灭饥荒,这算多大点事,路还长着呢。
“呃,老李,衡量一国还有很多方面啊。只是解决了饥荒问题,不用这么激动,真不用!”
“公子这是说的哪里话?”
长孙皇后直接听不下去了。
还没起身的魏征等人直接倒地昏过去了。
李二整个身体也是一软,就要往地上滑下去,长孙皇后眼疾手快差点都没扶住。
李盛直接慌了,当即看向后厨,“棉儿莺儿,茶还没好?赶紧端过来!”
……
不一会。
棉儿莺儿端着托盘慌慌张张的回到前厅,一来就看见几人东倒西歪的趴在地上。
“公子,这是……”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可是酗酒了?”
“不是,总之你们先喂他们喝点水。我去,这……”
李盛也是懵逼了。"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